닫기
216.73.216.214
216.73.216.214
close menu
한국어와 중국어의 용언반복구문 대조연구
진효안
문창어문논집 55권 117-155(39pages)
UCI I410-ECN-0102-2019-800-001639857

在壹句句子中, 句子的謂語可以單獨出現壹次或者同壹動詞反復出現兩次。在韓語中將這種現象稱爲‘용언반복구문’, 在漢語中相對應的把其稱作‘謂語拷貝句’。在這篇論文中將以上兩種作爲硏究對象, 通過對照硏究來分析, 同壹種語言現象在兩種不同類型的語言中有什麽共同點和不同點。 在第壹章中, 我們對中韓兩國謂語拷貝句的先行硏究進行整理總結。在第二三章中通過中韓兩國謂語拷貝句的統詞性特征硏究和意義性特征硏究, 來發現謂語拷貝句中各成分各自有什麽特征。値得註意的是本文在兩國謂語拷貝句的語法現象中主要以韓語謂語拷貝句中‘V-기는-V’這個語法現象和漢語中相對應的‘V 是V(了)’這個語法現象爲硏究對象進行硏究。首先從語法構造的表面上看, 這兩個語法現象都由兩個謂語形成的。有所不同的是韓語中連接兩個謂語的是補助動詞‘는’, 而在漢語中連接兩個謂語的則是動詞‘是’。所以在第二章中, 對於韓語的‘V-기는-V’這個語法現象, 我們硏究的有:1、名詞性詞尾‘-기‘的作用, 2、先行詞尾和終結詞尾在這個語法現象中是否和動詞壹樣能勾反復出現。同樣的對與漢語的‘V 是 V(了)’這個硏究對象, 我們硏究的有:1、動詞中有哪些動詞是能勾進入這個語法現象的。2、作爲後綴詞‘了’在這個語法中起著什麽作用。另外在第二章的意義性特征硏究中, 我們主要探討了補助詞‘는’和動詞‘是’的意義特性和謂語拷貝句與後續文章之間的關系。 第四章我們對兩國的謂語拷貝句進行了對照硏究。在對照硏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 我們對照最多的是謂語拷貝句中後半句與前半句的內容能否有不同。比如韓語謂語拷貝句中被拷貝的第二個動詞能用代動詞‘하다‘來替代, 而漢語中則不行。還有謂語拷貝句中的謂語如果是由兩個謂語捆綁形成的壹個謂語(如變美、想睡等), 那麽這兩個謂語能否在拷貝過程中部分省略。第五章則是本文的結論。屬於兩種不同語系的語言, 雖然聽起來完全不壹樣, 但就其語法本質而言, 還是有壹定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

1. 서론
2. 한국어와 중국어 용언반복구문의 구문적 특성
3. 한국어와 중국어 용언반복구문의 의미적 특성
4. 한국어와 중국어 용언반복구문의 통사적 대조
5. 결론
[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