닫기
216.73.216.214
216.73.216.214
close menu
KCI 등재
돈황(敦煌) 정격연장체가사(定格聯章體歌辭) < 십이월(十二月) >의 서사구조 및 연행형식 고찰
김금남
중국문학연구 64권 1-31(31pages)
UCI I410-ECN-0102-2017-820-000554542

本文先考察敦煌定格聯章體歌辭< 十二月 >和高麗歌謠< 動動 >之間的密切關係,然后借用< 動動 >現有的硏究成果,來試圖分析< 十二月 >的敍事構造和演行方式。 < 十二月 >是按照十二個月的順序連續歌唱的聯章體歌辭,每月一首,共十二首的。現存敦煌寫本中,< 十二月 >有兩套歌辭,一擬題爲``遼陽寒雁``,一擬題爲``邊使戎衣``。這兩套歌辭,是逼眞地表現征婦懷念征人之情之作。其中,``遼陽寒雁``是以征婦抒情之變化爲主而吟唱的,而``邊使戎衣``就是在歌辭中更重點地寫出``送寒衣``的整個過程的,這就使``邊使戎衣``所具有的時代的、地域的特性較爲突出。 兩套< 十二月 >都有第一人稱話者手法、口語化、直說、同句反復等的特徵,這就說明< 十二月 >所具有的循環式敍事構造和演行性質。首先,< 十二月 >是以一人稱女性的口語而表現征婦之相思,整個作品中女性在當時社會所存在的構造的矛盾下,被描寫出順應時代的受動的形象。其二,敍事構造上,< 十二月 >是起句的自然季節的變化與整個歌辭內容緊密配合的。但不是逐時逐月而達到情緖之頂點的構造,而是反復``愁-憶-悲-怨-愁``式情緖之循環的構造。其三,根據現存敦煌曲子戱中坐唱形式來看,< 十二月 >有可能單獨地演唱,也有可能以揷詞的功能來使用在歌舞劇或說唱演行。此外,根據敦煌舞譜記錄、敦煌曲子戱?歌舞密切有關的特徵、高麗歌謠< 動動 >的演行記錄來看,< 十二月 >可能應爲初步的抒情化的歌舞戱形式而演行。 目前,在?聯章體歌辭的演行有關的資料不足之狀況下,借用高麗歌謠的硏究成果,以分析敦煌聯章體歌辭的敍事構造和演行形式,這樣的硏究方法,就其他敦煌聯章體歌辭的硏究有效,這樣會擴大到敦煌歌辭?高麗歌謠之間傳承或比較等的硏究範圍。

[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