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詞匯中흔大一部分是一詞多義的, 同一個詞有多種意義, 幷且意義之間有着某種關聯, 這減輕了人類記憶的負擔, 一詞多義現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多義詞作爲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和人類認知能力密切相關, 타的形成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因此一詞多義現象成爲認知語言學的硏究焦点之一。本文的目的在于考察基于多維標度分析的"看"一詞多義的語義關系。爲此首先, 本文對一些中國人進行了一項關于動詞"看"多義之間的相似性程度的問卷調査, 問卷提問, "在兩個句子當中``看``的意義之間有多少相似性?"這是一個收集硏究對象對客體間的相似性評价的階段。接着, 我們把相似性數据轉換成距離數据幷運用多維標度分析得到客體在心理空間中的相對位置坐標或圖像, 最后, 把數据項集間的關聯關系以可視化的形式進行展示。本文通過對動詞"看"多義之間的相似性程度的分析得出, "看"的10種不同意義可歸納爲四種意義范疇, 卽"知覺", "判斷", "履行"和"體驗獲得。范疇化是人類的基本認知能力, 타在認知過程中起到減輕工作負擔作用, 這一作用正好與一詞多義的作用不謀而合。我們通過對"看"這四種意義范疇的分析認爲, "看"的確存在一個范疇原型意義, 但타的各種意義之間沒有一個共同的語義要素, 相反, 타們之間的語義聯系是家族相似性聯系。最后, 中國人思維中對于"看"的身體體驗最有代表性的意象圖式有나個, 這個意象圖式如何解釋"看"的語義擴展, 本文對此進行了初步的探討。通過此次考察, 我們可以再次確認, "看"各個義項之間的關系不是任意的, 身體和思維及詞義之間存在緊密聯系, 多義詞的詞義擴展源于人們在客觀世界中的身體體驗, 타是通過人類認知手段由一個詞的中心意義或基本意義向其他意義延伸的過程, 是人類認知范疇化和槪念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