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在2008年發表論文, 提出了對于沒有文字的鄂溫克語的韓文書寫草案。但由于當時未能對鄂溫克語的調査資料進行音位論層次上的簡化, 因此草案中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通過調査(胡增益·朝克1986)后所采集的1079個詞匯, 進行了具有一定深度的再分析, 幷在此基礎上簡化了音位目錄, 建立了便于學習的韓文書寫方案, 草案如下:聲母(14):/ㅂ/[b]/ㄷ/[d]/ㄱ/[g]/ㅃ/[p]/ㄸ/[t]/ㄲ/[k]/ㅈ/[□]/ㅅ/[□]/ㅎ/[x]/ㄹ/[l]/ㅁ/[m]/ㄴ/[n]/이/[j]/우/[w]輔音韻尾(7):/ㄱ/[-g]/ㅅ/[-□]/ㅎ/[-x]/ㄹ/[-r/-l]/ㅁ/[-m]/ㄴ/[-n]/o/[-ŋ]單元音(6):/ㅣ/[iㅣ/ㅜ/[u]/ㅐ/[□]/ㅓ/[□]/ㅗ/[□]/ㅏ/[a]複元音(1):/ㅘ/[ua]同2008年的硏究相比, 本論文所提出的書寫方案體系更加完善、運用更加簡捷, 但也仍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把輔助音균尾-r和-l一律寫做/-ㄹ/是最大的問題。雖然單音節詞中存在准同音詞, 從理論上講應該對-r和-l進行區分, 但從實用的角度來看, 把兩者合二爲一也无妨, 因此初步地把-r和-l都寫做/-ㄹ/。要想把此方案進一步發展爲鄂溫克語的正詞法, 還有待于今后不斷的努力和硏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