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宋李昉等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奉旨編纂的一部大型古代小說總集。編纂者從漢至宋初之間的四百多餘文獻中選取菁英的典故而編纂爲500卷(령有目錄義10卷, 總有510卷), 因此後人稱之爲"小說家之淵海也。"該書不僅影響到中國的後世文學, 而且傳入韓國之後, 其素材和體裁對韓國文學産生了巨大影響。尤其是隨着人們的需求, 朝鮮時代不僅刊行了《太平廣記》選本的《太平廣記詳節》, 而且還把該書的不少作品번譯成韓文而編撰了《太平廣記諺解本》, 這就意味着該書在韓國有極大的影響力。但是由於目前對《太平廣記》傳入韓國的時期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 就導致了學者們對此有不同意見。本文對至今學者們的觀點進行介紹, 根據歷史記載和與之相關的可能性對其傳入時期進一步進行考察, 幷揭示正確的傳入時期, 爲相關硏究者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