닫기
216.73.216.29
216.73.216.29
close menu
KCI 등재
황보매(皇甫枚) 《비연전(飛烟傳)》연구 -비극요소를 중심으로-
유병갑
중국문학연구 54권 123-145(23pages)
UCI I410-ECN-0102-2015-800-001929010

<飛烟傳>是晩唐皇甫枚小說集《三水小牘》中的一篇, 故事描寫了武公業的 愛妾步飛烟, 因追求婚姻自主與隣居書生趙象相愛而産生的愛情悲劇. 本稿論 文分析硏究了<飛烟傳>所用的敍事方法, 確認其描寫手法、主題表現方法及文 章結構嚴密的優秀特徵, 透徹分析了作品中所涵盖的悲劇因素, 闡明其悲劇意 義和價値, 進而確立唐代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 首先, 本篇選擇簡單的直接敍事方式以造成獨特的作品環境, 引發讀者興 趣幷激發了想像力. 幷用詩歌的時代特徵傳達人物內面的心理活動, 達到情節 發展的連結作用的效果. 特別是通過篇末的非現實描寫展露出表面的主觀主題 和藏在離面的客觀主題, 不但諷刺當時世態, 且向當時社會提示了男女愛情觀 念的根源問題. 造成悲劇産生有諸多的因素, 人物的過去不幸的經歷是誘發宿命論的逆作 用, 促成了向不滿現實狀況挑戰; 在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下, 對婚姻自主的 向往和欲望勢必造成與傳統價値的互相衝突, 是悲劇産生的潛在原因; 還有以 典籍史料爲據, 確認了中心人物的下層身빈, 在社會上沒有獨立人格和地位, 因而在身分制度帶來的心理上的苦衷和葛藤, 是悲劇形成的重要要素. 在封建禮法社會盛行的男尊女卑思想和重視女性貞節的道德倫理, 亦是悲 劇形成的主要因素. 因傳統倫理對女性不貞的懲罰比法律更嚴重, 是悲劇擴大 的重要作用. 本篇悲劇的最主要決定因素爲人物本身的性格. 타是屬於主人的 財産的下層地位, 但敢于實踐自主婚姻, 爲自己所選的愛情至死不悔. 這種至死不투以身殉情的堅執不屈的人物性格, 必然與傳統觀念衝突, 終於導致犧牲 生命的愛情悲劇. <飛烟傳>在當時的歷史環境里借助于特定人物的遭遇, 卽反映封建社會婦 女所處的低微地位的身分制度, 也揭露了因追求自主愛情所受的迫害及不合理 的婚姻制度. 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和價値觀念給予一定的衝擊. 賦與當時社會對 此種問題再次思考的契機.

Ⅰ. 序言
Ⅱ. 서사 특징
Ⅲ. 비극 요소
Ⅳ. 結語
[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