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具體考察了李能和的《朝鮮道敎史》的構成體系、學術史上的意義和타所內涵的局限性. 《朝鮮道敎史》是在曆史發展史上全盤考察韓國道敎的具有特別意義的硏究成果. 李能和通過《朝鮮道敎史》不僅詳細論述了從神話時代到朝鮮時代的韓國道敎的曆史, 而且探究了道敎和民間信仰、道敎和新宗敎的關系. 借此可以評價說李能和的《朝鮮道敎史》是該領域的嚆矢. 然而, 李能和的《朝鮮道敎史》又具有局限性. 筆者從以下五個方面對其局限性進行了考察. 第一, 有些主張選擇資料不恰當、證據不充分. 第二, 使用的術語不具有韓國道敎的普遍意義. 第三, 在闡述過程中恣意混淆使用哲學意義上的道家和宗敎意義上的道敎. 第四, 中國道敎史相關的論述缺乏曆史性和脈絡. 第五, 對韓國新宗敎不能單單以主觀性評價, 還得堅持客觀性評價. 雖然李能和的《朝鮮道敎史》具有如此局限性, 但是不能過低評價타的意義. 因爲타將是改變李能和的形象的代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