닫기
18.97.14.80
18.97.14.80
close menu
Candidate
육조 당 송 문인시의 문예심미관 연구
오태석
중국어문학 vol. 35 53-92(40pages)
UCI I410-ECN-0102-2009-720-006478629

本篇文章主要論述六朝唐宋三個時代的中國文人詩的文藝審美意識的發展軌迹. 六朝唐宋時代是中國古典詩史上最重要的形成 絶頂與變曲的三個時代, 筆者從文人群體審美的角度考察了時代審美與示唆發展的規律以及中國詩之趨向等的間題. 本篇主要部빈再分爲三個章, 簡單介紹主點部빈: 在魏晋六朝詩章, 首先考察建安文壇的審美認識與特徵, 第二節硏究魏晋玄學的興起與其文藝思維方面的內含間題. 第三節敍述佛經飜譯與律化的過程. 在唐詩章, 第一節考察深入普律之路的唐代的情況, 特別强調中國律詩的`形式先決性`與`情感審美性`, 第二節論述情感審美與畵的問題, 第三節敍述社會現實以及各樣的文學風貌. 在宋詩章, 第一節追求`理性審美`的轉化模式, 第二節文人多寫交遊詩的風氣給予文學上的影響, 第三節考察了詩走向散文化的意義與中國古典詩的命運等的問題. 綜上所述, 中國詩經過上述的三個時代而深入文藝本身的審美世界, 得到文藝審美理論的系統化的成就, 然而령一方面來看中國古典詩走過一種脫離音樂性的道路. 其實我們從許多俗文藝作品上可以看到音樂成빈起着重要的作用. 再要約之, 中國古典詩一方面失去了音樂性的韻律, 령一方面取得了內在審美認識以及理論系統性了.

[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
×